检验速记

benshenmed(官方) 2020年04月02日

临床微生物 316

脊髓灰质炎临床表现

(1)无症状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经口腔侵人人体,在咽部扁桃体、颈深淋巴结及肠道淋巴组织内增殖,潜伏期2~10天。此时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咽红、低热、腹部不适等,即隐性感染或轻症感染。潜伏期后期咽部可排出病毒,此时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2)顿挫型脊髓灰质炎:约5%感染者的病毒在上述淋巴组织内增殖并侵入血流,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引起前驱期症状,如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此时体内已产生中和抗体,感染可停止发展。病人多于发病1~4天退热,症状也随之消失,此为顿挫型,不发生神经系统病变


(3)无麻痹性脊髓灰质炎:亦称无菌性脑膜炎。当体内病毒量大,毒力强,或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病毒随血流播散至全身淋巴组织和易感的神经外组织处并在其中增殖,然后再度入血,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病毒可通过血脑屏障,侵入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内增殖,引起无菌性脑膜炎。此时体温再度上升,出现典型的“双峰”热型。轻者不引起瘫痪或只引起暂时性肌肉麻痹,称无瘫痪型脊髓灰质炎。


(4)麻痹型脊髓灰质炎: 1%~2%的病人在发病2~7天后体温开始下降,出现麻痹型脊髓灰质炎,体温正常后麻痹也停止发展。瘫痪者最多见脊髓型,病变在颈部和腰部脊髓,四肢瘫痪以双下肢多见。严重者病变累及延髓和脑桥,出现脑干型、脑神经瘫痪,可见面肌瘫痪的口角歪斜等症状,或有软腭、声带瘫痪所至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等。当延髓网状结构外侧受损,出现呼吸中枢瘫痪,可因缺氧及呼吸衰竭而死亡。



上一篇 全屏 最小 下一篇

点赞:5 收藏:9 评论:0

上一篇 下一篇

检验速记关闭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