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速记

benshenmed(官方) 2022年11月03日

临床血液学 266

PT、INR指标详解


1、PT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原理


在待检血浆中加人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兔脑、人脑、胎盘、肺组织等浸出液)和Ca2+,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后者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本试验不仅反映凝血酶原水平,也是反映因子V、VII、X和纤维蛋白原在血浆中的水平,故是外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


2、PT一期法操作步骤


1.在试管内加人109mmol/L枸橼酸钠溶液0.2 ml,然后加人待检全血(或正常对照)1.8 ml,混匀,低速离心,分离血浆。


2.取小试管1支,加入待测血浆和组织凝血活酶浸出液各0.1 ml,37°C预温,再加入0.025 mol/L氯化钙溶液0.1ml(氯化钙溶液也应预温在37°C水浴中),立即开动秒表,不断轻轻倾斜试管,记录至液体停止流动所需要的时间。重复以上操作2~3次,取平均值,即为凝血酶原时间(PT)。


3.必须同时按上法测定正常对照。


3、PTR凝血酶原时间比值


PTR=待检血浆的PT(s)/正常参比血浆的PT(s)


4、ISI国际敏感指数


不同来源、不同制备方法的组织凝血活酶对结果影响很大,造成结果的可比性差,特别影响判断口服抗凝剂的治疗效果。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以人脑凝血活酶67/40批号作为标准品,并以国际敏感度指数(ISI)表示各种制剂与67/40之间相互关系。67/40为原始参考品,定ISI为1.0。因此各种制剂必须标以ISI值。


5、INR国际标准化比值


现在采用国际正常化(凝血活酶时间)比值(INR)统一判断治疗效果。为此必须通过该组织凝血活酶的ISI,经下列公式计算。

患者INR= PTR^ISI


6、临床意义


1.PT延长或PTR增加:见于先天性因子II、V、VII、X缺乏症和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获得性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维生素K缺乏症、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口服抗凝剂、肝素和FDP存在。


2.PT缩短或PTR降低:见于先天性因子V增多症、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和血栓病等。


3.监测口服抗凝剂:国人INR以1.8~2.5 s为宜,不超过3.0 s。



上一篇 全屏 最小 下一篇

点赞:3 收藏:28 评论:0

上一篇 下一篇

检验速记关闭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