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速记

benshenmed(官方) 2020年09月10日

临床免疫学 1591


I型超敏反应II型超敏反应III型超敏反应IV型超敏反应
机制

速发型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后在数分钟内所发生的超敏反应

由特异性IgE抗体介导产生,其发生速度最快,常在第二次接触相同抗原后数分钟内即出现临床反应。

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由靶细胞表面的抗原与相应IgG或IgM类抗体结合后,在补体、巨噬细胞和NK纽胞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多处毛细血管基底膜,通过激活补体,并在血小板、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的参与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迟发型:效应T细胞与特异性抗原结合后,引起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发生较慢,通常在接触相同抗原后24~72h出现
抗体
IgE
主要IgG,IgM,少数为IgAIgG、IgM、IgA
细胞因子及效应分子
补体无补体参与
经典途径激活补体C1-C9
C3a、C5a、C3b无补体参与
细胞
肥大细胞、嗜碱以及嗜酸性粒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
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主要是T细胞(Th1细胞,Tc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常见疾病
药物过敏性休克、血清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胃肠炎、荨麻疹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溶血病、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Graves病、重症肌无力、胰岛素抵抗性糖尿病局部免疫复合物病(Arthus、类Arthus反应)、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慢性免疫复合物病(SLE、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休克样反应(如大剂量青霉素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时出现的与过敏性休克相同的临床表现)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结核菌素试验)、接触性皮炎、移植排斥反应


上一篇 全屏 最小 下一篇

点赞:98 收藏:306 评论:0

上一篇 下一篇

检验速记关闭

APP下载